第1章(1 / 2)

《希望之线》作者:[日]东野圭吾【完结】

内容简介:

从小,父母就一直念叨,让我万事小心。不能骑自行车就算了,连人人必上的游泳课,初次下水那天爸爸都要特意请假来看我。他们大张旗鼓地为我庆祝每一个节日,却从来不带我去人多的地方。我是被爱浸泡的标本,一个满载希望的容器。我唯独不是我自己。

十二岁那年,妈妈也去世了。我们的五口之家,现在只有我和爸爸两个人了。我越来越讨厌他看我的眼神,既像是害怕,又像是顾忌什么,令我满心烦躁。

一天下午,两个刑警来到我家。我突然好害怕:不会是爸爸出事了吧?

序章

日语中有个词叫逢魔之时,指的是傍晚天色晦暗的那段时间。按字典的说法,这个词是由意为灾难降临时的大祸之时一词衍生而来的。从前没有路灯或其他照明设施,每到日落时分,盗贼和人贩子便蠢蠢欲动,的确祸事连连。不过现在,人们远眺夕阳不会感到晦气,反倒会乐观地预测明天天气不错。

和傍晚相比,还是这个更吓人。汐见行伸看着天空中赤红的朝霞,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走廊对面传来孩子们说话的声音,至于脚步声则应该是尚人的。行伸几次提醒过他声音太大会打扰到邻居,要他多加注意,可他从来不听。

行伸穿着睡衣来到客厅,明年春天即将升入初中的女儿绘麻正啃着烤面包。行伸说了句早上好,女儿没有回应。她正盯着放在身边的折叠镜。对她来说,比起和父亲道早安,前额的刘海好不好看更重要。

早上好,起得好早啊。怜子捧着托盘从厨房走出来,尚人,早饭好了,快来吃!尚人不见踪影,于是她望向行伸,孩子他爸,你也吃点?

我还不想吃。行伸拉出餐椅,坐了下来。

客厅的门猛地打开,尚人进来了。快到十一月了,他还穿着运动衫加短裤,膝盖上因练习足球而受的伤已经结痂。行伸向儿子问早,尚人回了句早上好。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倒是依然乖巧听话。

真的没问题吗?行伸来回打量尚人和绘麻,一个刚开始吃早餐,另一个已经吃完烤面包、正在打理刘海。

又来了。怜子开始收拾餐具。

绘麻,我在问你话呢!

怎么了?女儿终于看向父亲,却皱着眉头。

就你们两个真的没问题吗?

真啰唆!绘麻坐到沙发上,开始检查背包。

孩子他爸,你担心过头了。怜子说,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他们又不是去什么陌生的地方。

我知道,但也不是坐上新干线就能到,换乘很麻烦的。

没问题,我已经仔细查过了。绘麻用不耐烦的口吻说道。

还要换乘公交车。

我知道了,你能不能别再说了!绘麻起身离开客厅,然后砰的一声,粗暴地关上自己房间的门。

行伸不知所措,看向妻子。这是什么态度啊。

她讨厌被当成小孩子看。怜子苦笑。

可她确实还是个孩子啊。行伸嘀咕着,看了看尚人。小学四年级的儿子默默地嚼着香肠,根本没听父母在说什么。两个孩子能只靠自己去那地方吗?行伸半信半疑。

那地方是指怜子位于新潟县长冈市的老家,岳父母一直住在那里。每年秋天,怜子都会带着孩子回去省亲。绘麻和尚人上的是附属于私立大学的小学,在秋季考试前会放一周左右的假。

长冈市面积很大,依山傍水,富有自然气息,有很多可供孩子玩耍的去处。怜子的姐姐家离得不远,几个表亲家的孩子与绘麻和尚人年纪相仿。孩子们每天一起玩耍,临别时总会哭鼻子。

今年怜子有事脱不开身,怎么也凑不出一个完整的假期。她是自由职业者,做花卉装饰工作,临时来了几单无法拒绝的委托。怜子本想取消省亲,但孩子们不答应。

那就我们两个去好了。说这话的是绘麻。

行伸认为不可行,可怜子却觉得这样可能也不错。她查好换乘方式后,说就让孩子们自己去吧。绘麻明年就要上初中,尚人也已经十岁了。我觉得他们两个没问题,就让他们去冒险吧。大家都说父母胆子太小的话,孩子没法真正成长。

怜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行伸难以反驳。他也清楚,为了孩子的成长,有时候需要冒点险。

十六年前,行伸遇到了怜子。怜子是行伸供职的建筑公司新来的员工,没多久两人就成为工作搭档。行伸主要负责独栋住宅的室内改造,带着怜子一起拜访客户家,提供咨询服务并给出解决方案。行伸对带新人这件事并无不满,毕竟带着年轻的女员工上门时,客户会更亲切一些。

男女相处的时间长了,要么是根本不想在工作以外的时间看到对方,要么就是日久生情。行伸和怜子属于后者。他们私下里也经常见面,自然而然地开始考虑结婚。

初识三年后,两人举办婚礼,那时行伸三十三岁,怜子二十五岁。不久后怜子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