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节朝鲜事变-入城之胡(1 / 2)

看着愿本如同长蛇一般的迎使队伍,突然散开,如同潮水一般向清营涌来,已经换了华服的昭显世子李溰和多青两人讶然失色。

要按多青的设想,朝鲜君臣虽然对于父王迎儿臣多有怨言,只是他们不敢也没有能力进行抵抗。最后只能是忍耻隐辱迎接世子进城,然后在多青的五千精兵威逼之下,仁祖大王李倧传位昭显世子,到那时虽然朝鲜可能没有那么强的国力派军入华作战,但侧后之危已解,且能防止扶桑与郑家联手自海上来攻。

所以他只是按照多尔衮所授计策,收服朴一志控制人数一万的都城御营厅,自然就可安然进城,他想不出朝鲜君臣如果没有都城御营厅的军力相助能翻起什么大浪来。

站在使营处的李溰虽然没有料想到迎使的队伍会向他们发起攻击,尤其起先挥剑之人他看了个一清二楚,那个头发斑白的不老父又是哪个,一股酸涩涌上心头。可是,他心中的感情丝毫没有显示在脸上。

李淏眼中冒出两点寒光,嘴里淡淡向多青道:“多将军,如若我所料不错,定然有宗族子弟逃往釜山,那儿城大兵多,将来必成祸患,还请将军派一支人马向釜山方向追逃,杀无赦。”

多青看了瞟了他一眼,李淏眼中冒出的寒光使他不由也冷到心底。他脸上毫无表情,也就没有说话,只是信手一挥传下令去。满清八旗的骑兵不愧是训练有素,几乎眨眼之间一个千人队从后营出支向釜山方向狂奔而去。

而其余四个千人队除了一个用于使营营寨的防御而外,其余兵马在营内整好队形,只待多青的一声令下就杀出营去。

仁祖大王李倧的举动,得到了部分官员的响应,一些文官、武将亦执起兵刃来跟在队伍之后冲向敌营。而那些保护迎使队伍的城卫军的士兵,看见仁祖大王带着迎使队伍杀向清使大营,虽然不明白是何事,既然君王如此,自然也只有举起兵刃紧紧相随。五十来米的距离在近两千人的冲击也算是有些力量。

多青正待下令回击,谁知一旁的昭显世子拦住他道平:“多将军,岂不闻诱敌深入,此时他们如若离开大路逃向原野,那里雪深难行极不利于骑兵冲击,若乱党逃脱一二将来岂不是我心腹大患,不若我们伪作受袭,据营而守,三个千人队却自营后绕出,一队直取城门小心那个小人有变。另两队从侧后解决这里的乱党!待他们近在营门处再一鼓作气冲杀出去,自然一个也逃不出去。这样不是更好吗!”

朴一志补迎使队伍不要命的冲击吓了一跳。他事先得到了仁祖大王的秘旨,只是没有向部下宣读罢了,至于派去保护迎使队伍的军兵都是些异己将领及其手下,此次刚好趁机剪除。

由于时间上来不及无法通知李溰,况且他也心存侥幸,在局势未明之前明哲保身依然是个稳健的策略。

正在此时,一阵如雷的马蹄声自清营的侧而传了过来,两只清军劲旅摆开冲锋队形直扑城门而来。

看着清军鼎盛军势,朴一志这才想起自己阵营而来,急向手下士兵大呼:“诸军不要放箭,来军乃昭显世子部下,开门迎之,其余各军严防各自防区,无本将命令,不得擅自移动。”

在他大呼之时,似乎能撇见手下将领、军兵眼中的鄙夷、悲愤神色,只是为他荣华富贵哪里顾得了许多,只是伪作不知。

五十米的距离转眼就到,身体一向不好的仁祖大王李倧此刻已经被那些跟随他冲向敌营的禁卫甩在身后。

迎面是营栅之中的清军不断射来的箭枝,不但有枪式弩弓甚至还有十台“效飞神弩”亦发射出似乎多到无数弩箭来,不难算出清军是按照一个骑兵千人队两台的数量配置的。

迎使的队伍大多都是宫中的卫士,如果论起来单人格杀一个个也算是杀法骁勇,只是要论起这冲锋陷阵来,自然比之其他军队就要差上许多。再加是迎着连续不断弩箭冲锋,很快冲击队伍就变得散乱不堪。只是这些宫中卫士平时受李氏宗族恩惠颇多,倒也忠心耿耿追随在仁祖大王李倧左右死战不退。

一具具身体在跳动之中被弩箭射中,好在锦袍之中罩着的铁甲阻挡了弩箭对于要害部件的伤害,所以许多中箭士兵依然高举手中兵刃大呼向前。

随着向前冲锋的道路越长,倒在地下的人越多,终究如此密度的箭枝实在不是人可以抵挡的。这是一条染血的道路,一条条忠勇的身体在这条路倒下,然而同仇敌恺的朝鲜君臣已然将生死置之度外,依然踏着斑斑血迹冲向前方。

力量对比显然极为悬殊,且不说朝鲜君臣与迎使队伍不过两千余人,根本不足以对清使构成致命打击。原计划是以这些人冲进敌营缠住清军,使其不能发挥骑兵威力,然后防军则倾全部军力随后掩杀,或有一战可能。谁知原本以为会加入攻击的防军居然一动不动,自然造成失败的主要根源。

正在这时,身后夹攻的清军那个千人马队和营中的千人马队一齐杀出。这汉城美丽的郊外原野上立即上演一出血淋淋的惨剧。

前后清军的两个千人队俱排成两翼伸展的蟹螯阵,仿佛两双手臂把这两千忠魂紧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